放眼我们周围的自然界,你是否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:为什么某些生物类群包含了大量物种,而另一些类群的物种则屈指可数?以出现于大约4.8亿年前的昆虫为例,全世界有约600万种昆虫,分布于各种环境中,占据着极其多样的生态位。
不过,令人惊讶的是,昆虫从未真正适应海洋环境。相比昆虫,古菌域的甲烷火菌纲就只有一个物种,Methanopyrus kandleri,出现于40亿年前。这种神奇的古菌生活在加利福尼亚湾一个深海热液口边缘,周围是极端的环境:81到110摄氏度、高二氧化碳浓度、水深达2000米。为什么有些生物类群物种丰富,有些则寥寥无几?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生物学家。
最流行的解释之一是地质学年龄——更古老的生物类群多样性更高,因为它们拥有更多的时间积累更多的物种数。然而,实际情况是一些相对年轻的类群也具有非常多样的物种,而像甲烷火菌纲等类群虽然非常古老,但物种数却异常稀少。
在近期发表于《皇家学会报告:B》上的一篇论文中,作者约书亚·肖勒和约翰·威恩斯对这一历史难题进行了新的解读。他们第一次对新物种在整个生命树上出现的速率进行了分析,而此前科学家关注的焦点主要是某个子集的生物体。
他们发现了一些奇妙的、非同寻常的模式,为多样性问题及其可能原因提供了新的线索。在生命演化历史中,植物新物种的出现速率一直是动物的两倍以上,而复杂生物(多细胞真核生物)产生新物种的速率几乎是简单生物(单细胞生物和原核生物)的10倍。这项研究或许能解释另一个流传已久的谜题:生物为什么会演化出有性繁殖?性似乎是新物种形成的催化剂,这或许能解释有性繁殖为什么能成为一种成功的演化策略。
在脊椎动物中,适应陆地的生活方式似乎可以解释更高的物种多样性。而对于一些主要的无脊椎动物门类,比如软体动物,适应海洋环境似乎是更高物种数的主要原因。回到昆虫上,适应食草的生活习性可能是解释极高的新物种产生速率的关键。
那么,我们所属的动物类群又是什么样的情况?今天地球上能够两足行走的猿类,或者称人亚科(Homininae)的物种为什么这么少呢?人类其实是很孤单的,特别是当我们回看演化史上十分多样的人族物种的时候。
本文地址http://zy.984g.com/article/2320.html
自2017年首届赛事启动以来,IMC英特尔大师挑战赛已成为连接业余爱好者与专业电竞舞台的桥梁。
行业动态 984G
在电竞领域蓬勃发展的今天,英特尔大师挑战赛(IMC)作为一项面向中国非职业玩家的专业赛事,已经成为了无数追梦者踏上职业道路的起点。
行业动态 984G
近期,有这么一款游戏,作为任天堂“Indie World”发布会的压轴节目登场,并且一公布便吸引了所有玩家的目光